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

回家路上好好护心

发表时间:2018-02-09 11:22:59

字号:A-AA+

编者的话:

“春运”被称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迁徙。尽管天气变化多端,路途长短不一,心情五味杂陈,但所有人都希望平安到家。旅途中,“心”最容易受伤,各种突发事件频发。我们为此推出这一专版,希望你保护好它,回家过个平安的欢乐年。

起早赶路防寒心

眼下正值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,连相对较温暖的南方地区都遭受大雪侵袭。寒冷对心脏是个强烈的有害刺激,回家路上,千万要做好保暖。

临床上历来有一种可怕的“死亡三联征”之说,即冬季、凌晨、运动。人体具有生物钟节律,夜间身体存在“三低一高”现象,即体内血量比白天少、血压比白天低、血流比白天慢,而血液黏稠度增高。与夏季相比,冬季人体血压会有所升高,当气温骤降时,血管快速收缩、血压急剧上升,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,就可能出现心肌梗死、脑梗死、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,甚至有猝死危险。因此,早起时要缓慢坐起,充分活动后再慢慢下床,不可迅速改变体位。出行要算好时间,打出提前量,避免因匆忙赶路造成的紧张、焦虑情绪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。▲

长途久坐勤护心

临床上有一种病叫“经济舱综合征”,指的是坐飞机经济舱时,座位狭小,长时间保持坐姿、缺少运动,加上客舱内低湿度、低气压、相对低氧的特有环境,使人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症,这种情况严重时可致猝死。不仅是乘飞机,任何环境下的久坐都容易引起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。中老年人出门旅行,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,都要适时变换坐姿、活动双腿,即便在空间狭小的地方,也一定要起来多活动、多喝水,才能防止意外发生。

自驾回家的朋友尤其要提防旅途中的另一种“心”风险。春运期间车流量较大,拥堵、车行缓慢在所难免,人们少不了在车内等待,或是睡在车里。不过,座椅皮革、装修材料、皮革油、各种清洗剂等都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;长时间开启空调,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,可使一氧化碳等浊气聚集于车内,引发一氧化碳中毒,导致心脏病、中风,乃至猝死。当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困倦、咳喘、打喷嚏等不适症状,尤其是儿童在车内休息、睡眠时,要格外警惕。▲

围巾勒颈压迫心

在我们的颈部两侧,距喉结左右各5~6 厘米,有一对黄豆大小的结构叫颈动脉窦,是颈总动脉向上分支的膨大部位。颈动脉窦也叫“动脉压力感受器”,此处血管壁上有大量密集的压力感受神经末梢,能敏感地感知动脉血压的变化,以调节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,也能感受外界的按压刺激,反射性地抑制心脏跳动。

冬天,围巾或高领衣服是许多人出门时的保暖神器,尤其出门赶路,人们更会全副武装,围得严严实实。但如果衣物勒得太紧,压迫颈动脉窦时,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,会反射性地引起心脏功能抑制或心脏功能衰竭,使人心率骤减、心力衰弱、血压迅速下降,很快诱发昏厥,甚至呼吸骤停。因此,着装上做到保暖颈部的同时,也要注意宽松透气。▲

别让腹泻扰乱心

春运路上,饮食不规律、卫生条件差等情况时常发生,易造成腹泻,严重时导致脱水,引发电解质紊乱。人体内水分重量约占体重的60%,当体液不足,也就是脱水时,病人会出现无泪、口腔干燥、砂纸样舌面、尿色深黄等现象,全天总尿量也会减少。电解质紊乱,如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,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、血压变化、休克甚至死亡。因此,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,一旦发生腹泻,寻求救治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喝水。▲

拥堵动气别闹心

归心似箭的人群,拥挤时难免有肢体碰撞或冲突,若是不小心撞击到胸口,可发生“心脏震荡综合征”。这是指胸前心脏区域突然受到撞击引起的一系列反应。春运路上,人流量较大,无论是嬉戏打闹还是发生肢体冲突,切不可捶击对方胸口,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
回家的路,“酸甜苦乐咸”皆有。有人性急,遇上买不到票、交通拥堵、人流密集等不舒心的事,就会动怒。闲气、怨气、闷气、赌气和怒气这5种气,会在身体里留下“不良记录”。生气时面色苍白、嘴唇发紫、手脚冰凉,久之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及脏器病变。特别是身体不好的老年人,生气时血压瞬间上升,很容易出现脑出血或心梗。▲

意外发生会救心

若是路遇突然倒地、心跳骤停的人,可利用心肺复苏术急救。首先,运用“一呼二翻三摸四观”判断是否有心跳骤停:“一呼”,呼叫无反应回声;“二翻”,翻开眼皮,眼球不动;“三摸”,触摸颈动脉无搏动;“四观”,观察到胸腹部无起伏,可简易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。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胸外按压法和人工呼吸法。前者做法是:双手重叠,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,即两乳头连线中点,按压使其胸骨下陷5~6厘米,100~120次/分;后者做法是:捏紧患者鼻孔,用自己双唇包住患者口部并吹气,每次吹气1秒后停止,观察对方胸廓抬起,频率8~10次/分。

长途车上用餐不便,人们通常会用零食应付一下。但若有紧急刹车或受到惊吓,食物便可能落入气道引发窒息。周围如果发生了这种意外,切勿慌乱,可运用“海姆立克法”进行施救,核心动作就是压肚子。当有人发生窒息时,赶紧站到他背后,环抱住他的上腹部,并用拳头向内、向上顶,直至对方咳出异物。如果患者是婴幼儿,要赶紧将其抱起,使其头向下低于臀部,并拍其背部。如果患者已昏迷,就要让他平卧,压其腹部。自救时,自己往椅背上顶腹部,也能使异物排出。▲

酒药相遇易伤心

平安回到家中后,也不应放松对心脏的爱护。春节期间,与亲朋团聚时难免推杯换盏,但切记,某些药物会与酒精发生反应而伤及生命。特别是服过安眠药、镇静药、感冒药之后,最好不要喝酒。

喝酒会使药力更强,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,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,增强药物降压作用,引起低血压;服镇静药后饮酒会增强药物镇静作用,可能导致行为紊乱;服感冒药后喝酒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;而一直服用抗凝血药的人,喝酒可能会导致难以止住的消化道出血。“双硫仑样反应”正是用药期间饮酒(或接触酒精)造成的,表现为胸闷、气短、喉头水肿、口唇发绀、呼吸困难、心率增快、血压下降、四肢乏力、面部潮红、多汗、失眠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眼花、嗜睡,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,血压可下降至60/30毫米汞柱,并伴有意识丧失。▲(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、中国研究型医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立祥)

关键词:

请支持独立网站,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: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来源: | 责任编辑:
中国经济
相关新闻

• 最热新闻 •

• 每日推荐 •